博联文库-企业内部免费在线文档学习分享平台

博联个人数字图书馆  博联在线文档学习分享平台

博联文库

山中路小学2016-2019三年发展规划 ——奠基完整而丰厚的人生 办好规范而自由的教育

总页    公务专区    发展规划    山中路小学2016-2019三年发展规划 ——奠基完整而丰厚的人生 办好规范而自由的教育

  为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办学品位,彰显办学特色,创建办学品牌,为实现“办规范而自由的教育,塑完整而丰厚的人生”的办学理想而努力奋斗,特制定本校2016年—2019年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发展简况
  我校创建于1950年10月,前身为苏南镇江专区干部子女学校。1954年2月与邻近的“仁章路小学”合并,并更名为现名。1960年,学校被江苏省委批准为五年制教学改革试点学校;1978年5月,被指定为江苏省重点小学;1991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之一。学校现占地面积7302平方米,有教学班级42个,在校学生2099名,教职工116人。学校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实验小学、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等诸多荣誉,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曾被赞誉为“教韵流芳的江南名校”。
  二、发展优势
  1、精品校本课程显露课改成果。在新课改工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家课程校本化工程”已成为我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抓手,主要表现在“三个精品”的打造上,即语、数、英核心学科的“精品教学案”和“精品习题集”的编制,德育方面“精品系列活动案”的设施与积累。“三个精品”的打造已积累了一定的文本。另外,以《古诗文诵读本》和《会说话的石头》为代表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已初见成效。课程建设工程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2、教师团队发展展现科研文化。在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科研氛围的营造、科研能力的提升引领教师团队战斗力的增强。目前,学校有省特级教师2人,市“169科技骨干”2名,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骨干教师8人,市级人才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3%。区学科带头人5人,区骨干教师28人,区级人才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9%。综合来看,区级以上人才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43%。专科、本科学历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4%、48.3%,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支专业文化素养比较高的教师队伍。广大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自觉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基本形成了有利于推动教师自主成长,加快专业发展的教研文化。为打造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和建设书香型、科研型校园创造了条件。
  3、学生成长趋于规范而个性。一直以来,结合学校办学底蕴深厚、学生生源素质较好的实际,在已经初步形成的“全面育人以德育为先,和谐发展有个性特长”办学传统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追求,形成了以“行为习惯考级”和“七色花中队评比”为主要抓手的德育模式,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为核心追求,以“过程教学研究”和“国家课程校本化工程”为抓手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孩子规范而个性地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孩子提供一切可以发展的机会,为每一个孩子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成为学校的自觉追求。
  三、问题与不足
  1、传统名校和特色发展不够匹配。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了少儿羽毛球、少儿舞蹈、少年航模、地学科普、古诗文诵读等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的下位特色,并正在实现涉及面较为广泛的少儿体艺、少儿科技、书香校园等中位特色。但是,我校尚未形成能够实现整体优化,产生显著育人效果的“上位特色”,这与学校传统名校的社会关注度和
  2、教师发展和时代发展不尽适应。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和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初步实现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但随着许多同类学校的班额逐步缩小,我校教师的工作负担相对加大,教师用于自主发展的时间相对减少,教师倦怠感有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校园建设和区域发展不同步。地理环境局限和校园硬件设备陈旧,生均活动面积和建筑面积明显不足等问题已和镇江市区校园建设的高速发展不同步;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我校过高的期望与较差的办学硬件的矛盾已较为突出,这将影响学校高水平持续发展,成为阻碍我校建设“江南一流名校”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镇江教育科学发展和京口区“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建设苏南一流教育强区”的战略目标,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校园改造为契机,以提升办学品位为重点,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名师群体为保证,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工程建设、学校工作精细化管理、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为抓手,努力把我校打造成硬件一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师生共同成长的江南名校。
  二、办学理念:办规范而自由的教育,塑完整而丰厚的人生,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和享受生命为内核的生命教育理论为指导,形成了“办学规范而自由的教育,塑完整而丰厚的人生”,推动“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的“三风一训”及相应的学校管理制度。
  “师生的共同成长”应当通过办“规范而自由”的教育来实现。“规范”指的是师生的行为习惯文明和谐、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学校管理科学高效;“自由”指的是师生的思想丰富灵动、教学过程自主创生、学校个性丰富独特。师生的成长强调“完整”以实现全面发展,追求生命的广度;师生的成长主张“丰厚”以提升层次,追求生命的厚度。唯有规范而自由的教育才能滋养完整而丰厚的生命成长。
校风:合作向上
  学风:规范而自由
  教风:严谨而创新
  校训:勤


  第三章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办学目标:通过三年,努力把学校打造成校园精巧、管理精细、教育精品,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江南名校”。
  2、培养目标:培养规范而自由的阳光少年。
  我们的学生应当具有规范而自由的精神底色、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有积极的自我发展意识、有明确的个性发展追求、有鲜明的儿童艺术特长、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积淀、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
  二、具体目标
  1、校园更新目标:以校安工程为契机,实施教学楼改扩建工程,实现活动面积的扩大、办公条件的改善。三年内,第一期工程将新建具有36个标准教室和相应的办公场所、生活设施的教学楼;第二期工程将新建成具有满足体艺特色、科技特色和书香特色发展需求的综合楼,使学校功能布局合理完善。在硬件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投入,不断增强网络的育人功能,努力打造数字化校园,最终形成市内一流的精品校园。
  2、队伍建设目标:培养1—2名特级教师,市、区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批次递增全体专任教师的5%,形成一支以拔尖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形成名特教师团队。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管理队伍,学校行政80%要具有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力的要增加2-3名,学校行政班子要表现出“以身作则,做强自己,引领同伴”的良好状态,逐步形成山中路小学丰厚的教师文化。
  3、质量提升目标:坚持“轻负担、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素质教育质量观,充分挖掘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文化,初步形成以“精品教学案”、“精品活动案”、“精品习题集”为主体的精品课程,始终保持教育教学质量在镇江市名列前茅,学生品行优良、身心健康、学科扎实、富有潜力。要有一到两个领域在江苏省内独特而有影响。
  4、特色创建目标:我校将以“把下位特色做优,把中位特色做强,不断追求上位特色”的策略和思路进一步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一是,以袖珍型地学科普馆的使用和科技节活动的深化,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逐步形成科技教育特色。二是,把我校合唱、舞蹈、羽毛球等特色教学形成系统,逐步形成艺术教育特色。三是,以师生读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和校本课程《经典古诗文诵读本》编辑出版和使用,进一步提升师生共同阅读的书香校园特色。


  第四章 实施策略
  一、以校园改造为契机,加快实现精巧化校园建设
  以校安工程为契机,全力打造集绿色校园、数字校园、文化校园为一体的精巧校园。
  1、打造一流的硬件设施。未来三年,我们将通过两次改造,全面改善学生的活动场地和教师的办公条件。此改造工程整体设计论证,整体立项规划,分步设施到位。包括:服务于课堂教学的42个标准教室;服务于体育锻炼和特色培养的,室内羽毛球馆(4片场地)、新增楼底和楼顶体育活动场所(2000平方米)、地学科普馆(3间,180平方米)、科学实验室(2间)、少儿图书馆(1000平方米)、专用音乐教室(4间,200平方米)、专用美术教室(2间)、、计算机房(2间)学生剧场(1个,350平方米)。服务教师发展的,学术报告厅(1个,150平方米)、教师休闲阅览室(2间,150平方米)、教学研讨室(4个,160平方米)、专家工作室(4个,100平方米)。校园外观形成以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小品和简化欧式的建筑物相协调的中西合璧的校园风貌。
  2、创设浓厚的育人氛围。将进一步完善以“勤、智、勇、爱”,“实践、创新”和“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地面石文化;充分体现多样性、层次性和四季有花、秋季有果的植物文化;充分体现“立足于民族、放眼于世界”、“我爱家乡”、“记录足迹、自主成长”、“演绎学科特色、展示个性特长”的墙面文化。在校园改扩建过程中,我们将集思广益,调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为新校园的文化氛围创建贡献智慧和力量。使之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精巧校园。
  二、以推动专业发展为鞭策,培养学习型、学者型教师团队
  虽然目前山中路小学的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数量在全市小学中名列前茅,但仍旧不能满足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花大力气进行“名师团队”的培养,努力把学校变成“教师发展学校”。具体策略如下:
  1、努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党政班子将把“做人大气、做事精细”作为永恒的追求。苦练四种“气”:即正气、和气、底气、雅气;做到三个“精”:即精心谋划、精心落实、精当评价。每学年,全体行政向全体教职工述职、述廉,主动接受民主评议。大气做人、精细做事、民主监督,会使行政班子出现有效引领的优良状态。
  2、健全教师发展学校的运行机制。继续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教师发展实验学校”为平台,以校本培训机制和课题引领为抓手,以关怀、理解、服务和发展教师为宗旨,真切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真诚解决教师思想、情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弘扬正气,继承优良传统,倡导无私奉献,真心帮助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提升职业幸福感,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爱生奉献,精益求精,合作向上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三、以强化教科研引领为激励,探索校本科研模式
  我们将牢牢把握三个着力点:
  1、实施为了学校的科研。我们要抓住60校庆的重要机遇,将请来教育发展科研专家、相关的行政领导、学校董事会部分董事、老教师代表,和全体教职工一起,充分挖掘山中路小学优良的传统,共同研制境界高、操作性强、能实现的“中长期学校发展规划”,形成基于办学传统和办学追求的学校主课题《办规范而自由的教育,塑完整而丰厚的人生》,以主课题引领全体师生发展成长,努力形成底蕴深厚、规范自主的办学文化。
  2、实施为了教师的科研。每一位专任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注重发挥每一位老师的个性特长,注重把全体教师引领到学校“精品课程”的打造中来,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科研的品质积淀每一篇精品教学案、每一个精品活动案和每一册精品习题集;形成一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报告,从而让30%的教师从“经验教学型”转为“研究教学型”,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所提升,都能享受到教师职业的成功和幸福。
  3、实施为了学生的科研。要以塑造“规范而自由的阳光少年”为导向,结合学生特点,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扎实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把德育课题的研究作为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要用精品的课程、精当的策略、精巧的方法和最经济的时间追求孩子们学习的轻松、高效、有创造,实现教学效果的一流品质。师生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共塑完整而幸福的学习人生。
  四、以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为追求,完善体制科学的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增强办学活力的必要条件。这里的管理创新主要是指实施以级部为单元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和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1、形成完善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在改造期间,我校师生将可能一分为三,我们必须向社会和学生家长做出安全承诺、质量承诺和服务承诺,确保硬件改造期间平稳过度。为此,我们将从本学期起学习“扁平化级部管理模式”以取代现在运行的“垂直管理模式”,出台级部管理制度,制订级部管理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级部校长、主任的权利和责任、目标和任务、评价与考核,确保管理工作精致、高效。在维持较大办学规模(6到7轨)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并研究级部管理模式,进一步形成高度自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文化。
  2、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教师活力。要把“人文关怀和制度规范”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行政领导为教师服务的观念,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工作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进一步完善并实施《山中路小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制订并出台《山中路小学岗位设置方案》,使我校的分配工作进一步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学校发展研究会正常开展活动,正式成立学校发展基金会,积极探索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背景下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学校发展途径。
  五、以打造山中路品牌为动力,形成风格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所真正优秀的学校必然是特色鲜明的学校。“全面育人以育德为先,和谐发展有个性特长”,是我校长期以来努力实践“生命教育”,不断追求并努力发展的上位特色。
  一是以地学科普馆和科学实验室的完善、《会说话的石头》地学校本课程的编写为抓手,进一步打造少儿科技教育特色。二是以我校羽毛球、合唱、舞蹈单项下位特色的提升为抓手,完善“镇江市雏鹰少儿体艺俱乐部”运行机制,进一步打造少儿艺术教育中位特色。三是以地面文化、墙面文化的整体改造为抓手,进一步打造具有民族特质和世界眼光的物态文化特色。四是以学校图书室、我校自编的校本课程《古诗文诵读本》和“书香班级”为依托,深入开展诵读活动,进一步打造具有民族性和现代性的书香校园中位特色。
  借此努力形成人文与科学并重,内修素养、外塑形象的现代的奠基性课程文化,不断追求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教育现代化,从而逐步形成“生命教育”的上位特色,为培养出新一代的“世界的中国人”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五章 发展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和管理小组,由党支部、校长室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建立目标责任制,实施规划的全程管理。建立部门责任制,将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分解,实行分层管理。明确学校各部门的规划分工与责任,同时在定责的基础上,合理授权,强调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努力做到分工明确,条块清晰,团结协作。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三、制度保障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校内议事决策制度、人事聘任制度、考评奖惩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适时修订、完善、提高,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建立每学年一次的学校自主评估机制。
  四、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提高对员工的服务质量,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切物质保障。 

2020年12月26日 13:1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