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盲目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理性思考
摘要:在全球的信息化进程中,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环境和运行方式,给会计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手段,使单机式、多机式的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成为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了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和对激烈竞争的应变能力。但是由于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还要面对网络开放带来的会计信息和系统安全的风险,企业不能盲目实施,应当在实施效益和经济成本之间寻求平衡,力争以有限的资源取得最优的效益。
关键词:Internet;会计信息系统;效益分析;成本因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已经成为信息化企业的重要通信保证。一方面以Internet为代表的开放的、自由的、国际化的网络技术已普遍地运用到会计业务处理中,各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地传送或取得各种信息,改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为会计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手段,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会计与业务一体化处理和实时监控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也对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
一、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现状
在全球的网络化热潮冲击下,企业信息化正在迎来一个空前的繁荣阶段,我国许多企业正积极规划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把它当作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或影响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加以考虑。通过信息化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的共识,而建立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也就自然成为众多企业的不二之选。但是,从现状来看,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没有完全普及,还有部分企业仍停留在手工操作水平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中型企业电算化的普及率是60%-80%,中小型企业不到30%。而作为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件,也是实施关键之所在的财务软件多以核算型为主,在硬件体系结构上也多以单机或多机结构为主。许多本身缺乏先进管理理念却不顾一切投资上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往往由于管理跟不上、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跟不上、网络风险意识跟不上,致使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不充分,局限于会计核算功能,财务管理和决策分析功能的使用率很低;在系统安全方面束手无策,导致了投资过大而实施成功率却不高的状况。以ERP软件为例,有关数据显示,国内ERP全部上线的成功率低于10%,局部上线的成功率低于30%。在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出于企业自身管理发展的需要呢?还是仅仅为了跟风、为了上级要求、为了不落后于同行业兄弟企业、为了企业形象……真的要上网络化吗?真的能上网络化吗?值得思考!
二、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收益分析
由于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强大后盾是发达的网络系统,因此网络技术本身的先进性,使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确实具有单机式、多机式会计信息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一)简化了会计业务流程,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在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会计信息的处理必须经过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等一系列过程,最后还要费时费力地编制财务报表。这种方式只能是适用于业务量较小的企业。随着会计核算业务量的增大、业务种类尤其是跨国业务的增多、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要求的深入,传统处理方式难以完成现有会计核算工作。而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会计数据的分散输入,如对于凭证录入工作量很大的企业可以在分布于网络内的多台微机上同时进行凭证录入,系统则自动将其存入网络文件服务器。这种在不同的网络工作站上录入,在同一服务器上存贮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凭证的及时录入,又可以保证数据存贮的统一。系统自动采集已录入的凭证,按设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自动登账和生成会计报表,还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子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系统内部自动编制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表以及汇总记账凭证等,取消不必要的中间数据存储。系统改变了会计工作的内部稽核关系,账证、账账、账表间相互验证的核对关系不复存在,从而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网络化的高度共享化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单机式结构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常常会出现系统中有的设备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却负荷明显不足的状况,一些高档设备如高速打印机、大容量存储设备等由于不能共享,而使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多机结构虽然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但扩展能力有限,可靠性较差。而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配有一台高性能的微机作为服务器,用档次低的作为工作站,若干普通工作站可以在网上共享CPU高速度的运行和文件服务器大容量的内存,可以共享服务器的各种硬件、软件,从而提高了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会计信息的高度集成化使管理成本降低,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功能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处理会计事项,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当业务事项发生时,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直接调用有关数据信息,将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财务部门,凭借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在实现会计核算功能的同时,能够帮助企业完成远程报账、在线查账与对账、在线审计、在线资金调度、在线财务管理、在线交易等职能,使企业进入无纸化会计核算阶段。由于会计信息不必全部采用传统的书面形式,就节省了纸张的开销;由于重要文件被保存到光盘等磁性介质上,体积小,质量轻,就节省了会计档案存放的空间和家具设备的开支;由于网络化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内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对于跨地区的集团公司来说,总部人员可以随时调出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各种账目进行检查、审核以及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部门之间数据的相互交流更为通畅,缩短了会晤时间和资料传递的在途时间,从而降低了内部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四)网络化的实时反馈降低了运营成本
企业可以利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系统、文件传输(FTP)服务,进行与外部客户、供应商之间,尤其是与外地以及国外企业之间的通讯往来,无论询价、交易、结算、支付、催账均可通过网络,大大缩短了数据传输的周期,可以节省大量的通讯费用。凭借网络的传输能力,企业财务部门还能够将会计信息实时传送给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统计部门、证券机构等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报税缴税、网上报送统计资料、网上证券投资,可以节省大量的手续费用。
(五)提升了企业价值,增大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提高了员工队伍的业务素质,改变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增加了企业的科技含量,改善了企业的形象,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成本因素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所具有优越性能给企业运作带来良好的效益是肯定的,这也是企业争相上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动因。但是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对软硬件配置要求较单机和多机结构要高,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发生各项成本,给企业带来较大风险。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成本主要根据系统在取得、运行、维护、管理、输出、开发等方面的资金耗费以及人力、能源的消耗和使用来确定。从经济学角度,成本因素不仅仅是由投入的资本、人员、房屋建筑物等显性成本构成的会计成本,还有机会成本。
(一)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现实成本
1. 软硬件初始投入成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软硬件初始投入成本包括计算机、外围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工作站、通讯设备、计算机房等硬件设施的购置支出以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会计软件开发工具、数据库系统等软件的购买(或自行开发)开支。由于不同版本软件的安装和运行对硬件的配置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软件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硬件的功能结构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网络结构的初始投入要远远大于单机结构或多机结构的初始成本。而且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如果要与企业原有内部网连接,就还需要另外的软件,可能要承担内部联网相应的软件开发成本。
2. 数据准备成本。从手工或单机、多机结构过渡到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由于数据格式、数据接口不同,数据库被加密等原因,以前的会计信息可能不能马上被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所用,将原有系统中的数据导入新系统是实施成败的重要步骤,需要企业从信息格式、信息内容等方面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从一级科目开始逐级整理会计科目,清理各账户余额;进行财产清查核对账实,进行账账、账证相符性核对;清理往来账户和银行账户,对账龄过长的呆账进行处理和冲销,对银行账中的未达账项也要做出处理;按新系统的要求重新进行编码设计;进行会计核算方法的确定和选择;将客户资料、供应商资料、产品资料、部门资料、职员资料等由旧系统转换到新系统的资料库中,使之与新系统实施过程时所要求的数据格式相匹配,最后还要将会计科目初始数据导入新系统。完成这一系列资料的转换,相应地需要支出一定的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录入费用。
3. 系统测试成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并非将数据导入后即可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在进行正常运行之前必须测试系统的运行效果,通过新旧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以检查新系统核算结果的正确性、人员分工及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建立更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在测试过程中原有系统还要保持正常运行,这样必然造成人力和物质上一定量的重复投入。而且一旦新系统测试结果与原系统核算的数据不一致,将不能投入正常运行,可能还要付出推翻重来的昂贵代价。
4. 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包括人员配置成本和人员培训成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会计人员既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又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能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相关操作。企业除了设置基本会计岗位外,还要配备电算会计岗位,尤其是与网络管理相关的岗位(包括系统操作员、网络管理员、网络维护员、软件开发员等),无论从外部引入或是内部选拔技术人员都势必新增一定的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同时,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只懂得开机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经常面对错误操作束手无策,企业要对拟上岗人员实施必要的岗前培训。此外,IT技术更新速度快,为了让已在从事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的人员及时跟上技术的变化和进展,企业还需要花费在岗培训费用对员工进行网络知识和计算机安全知识的培训。
5. 系统维护成本。为保证系统的健康运行,还必须加强对软硬件以及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系统维护成本包括网络信息传输费用、软硬件维修保养成本、软硬件更新费用。其中网络信息传输费用含有需要支付的网络入网费、网络服务费和网络使用费;软硬件维修保养成本又包括了维护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用、维护人员的培养费、计算机耗材、机器维修、配件更换以及购买系统安全维护软件的费用;当系统运行速度明显减慢、数据空间跟不上企业规模扩张或者企业业务变化时,网络设施与信息系统将面临升级,还需要支付一大笔升级投入。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或者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初始投入时购买的最新软硬件设备在一两年之后就有可能不再适应新的网络环境和企业需要,整个信息系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二次投入资金更新软硬件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6. 风险管理成本。由于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开放的Internet传递,网络上任意一台计算机都可获得其他联网计算机的信息资源,使传统会计系统中采用的岗位分工的内部牵制无法发挥效力,凭证、账簿、报表间相互验证的核对关系不复存在,而用于存储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又不同于纸张,它不易实施签字,易被不留痕迹地改动,所以企业运行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时,不可避免地处于风险之中。人为的失误(误格式化、误删除);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偷盗密钥进行假冒攻击;网络黑客用程序和病毒拦截信息;恶意代码(病毒、蠕虫)侵害;不良信息入侵;意外事件与灾难威胁(自然灾害、系统环境和条件的改变)等都是网络化系统的安全隐患,在网络环境下隐蔽性更强,破坏性更大,传播速度更快,能对会计数据进行毁灭性的破坏甚至破坏电脑硬件。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或降低风险的发生。
风险管理成本包括风险评估成本和风险控制成本。先要对风险和风险产生的影响进行识别和评价,对系统的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发现与系统有关的风险威胁点所在;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增添加密设置;在服务器和用户工作站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加强计算机病毒检测和查杀功能;设置防火墙、预置不良网址禁止登录等信息过滤技术进行访问控制;设置日常数据和系统备份程序、在机房准备灭火器、防水布、使用不间断电源;安装空调、散热装置、烟雾或火警探测器保证环境安全;安装系统补丁应对软件漏洞;安装网络监测软件或其他分析软件对网络流量变化进行分析等,部署这些风险控制措施均需要付出经济的和人力的代价。此外,网络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网页、垃圾电子邮件,它们普遍包含网站链接,然后将恶意程序放置在网站上让用户下载,在用户浏览器中添加非法内容,而且往往无法卸载,极大地干扰了用户的正常工作,降低了网络运行效率,影响了系统安全。企业一旦网络化后,采用邮件过滤技术还将不可避免地要支付相应的信息垃圾处理成本。
7. 其他成本。主要包括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原材料(如光盘、磁盘等磁性介质)的损耗、通信设备耗损、折旧费、向软件公司进行咨询的费用以及投资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可能发生的贷款利息等。
(二)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潜在成本
1. 协调成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虽然由会计部门负责具体运行工作,但是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也很密切,系统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企业其他部门,如:人员资料来自于人力资源部门;材料数据来自于物资采购部门;产品成本数据来自于生产部门;销售收入数据来自于销售部门。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必然要花费相当的精力。
2. 时间成本。从制定实施规划、配备硬件、选择软件、人才培训、数据准备、系统测试直至系统正式运行,并非一蹴而就,资金投入后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
四、客观评估企业自身条件,进行实施网络化的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指的是通过对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效益和运行成本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由于企业的资源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有限,企业必须从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企业需求(现有企业规模和业务量、管理层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是否仅仅停留在核算阶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企业财力和资金结构、信息技术水平(现有软硬件配置、现有会计人员的配备和业务水平、网络系统安全性)、外部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情况等方面客观剖析企业目前的会计工作现状和特殊性,从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支付的成本和带来的利益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借鉴同类企业成功实施的案例,做出是否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怎样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正确决策。在具体分析过程中,由于各项成本的支付时期各不相同,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把它们折算到同一时间来计算,可以通过收益与成本之差额来比较绝对值,或者用两者之比值来比较相对值,从而权衡利弊,选择有利方案。企业只有克服盲目性,而代之以理性的思考分析,上马的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才能真正以其高效、便捷的优势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常士剑.会计电算化应用 [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林东岱,曹天杰.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威胁与对策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熊涛.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估[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9).
[4] 国衍利.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 .物流科技,2004,(6).
[5] 王渝次.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J] .信息网络安全, 2006,(4).
关键词:Internet;会计信息系统;效益分析;成本因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已经成为信息化企业的重要通信保证。一方面以Internet为代表的开放的、自由的、国际化的网络技术已普遍地运用到会计业务处理中,各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地传送或取得各种信息,改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为会计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手段,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会计与业务一体化处理和实时监控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也对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
一、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现状
在全球的网络化热潮冲击下,企业信息化正在迎来一个空前的繁荣阶段,我国许多企业正积极规划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把它当作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或影响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加以考虑。通过信息化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的共识,而建立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也就自然成为众多企业的不二之选。但是,从现状来看,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没有完全普及,还有部分企业仍停留在手工操作水平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中型企业电算化的普及率是60%-80%,中小型企业不到30%。而作为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件,也是实施关键之所在的财务软件多以核算型为主,在硬件体系结构上也多以单机或多机结构为主。许多本身缺乏先进管理理念却不顾一切投资上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往往由于管理跟不上、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跟不上、网络风险意识跟不上,致使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不充分,局限于会计核算功能,财务管理和决策分析功能的使用率很低;在系统安全方面束手无策,导致了投资过大而实施成功率却不高的状况。以ERP软件为例,有关数据显示,国内ERP全部上线的成功率低于10%,局部上线的成功率低于30%。在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出于企业自身管理发展的需要呢?还是仅仅为了跟风、为了上级要求、为了不落后于同行业兄弟企业、为了企业形象……真的要上网络化吗?真的能上网络化吗?值得思考!
二、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收益分析
由于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强大后盾是发达的网络系统,因此网络技术本身的先进性,使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确实具有单机式、多机式会计信息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一)简化了会计业务流程,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在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会计信息的处理必须经过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等一系列过程,最后还要费时费力地编制财务报表。这种方式只能是适用于业务量较小的企业。随着会计核算业务量的增大、业务种类尤其是跨国业务的增多、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要求的深入,传统处理方式难以完成现有会计核算工作。而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会计数据的分散输入,如对于凭证录入工作量很大的企业可以在分布于网络内的多台微机上同时进行凭证录入,系统则自动将其存入网络文件服务器。这种在不同的网络工作站上录入,在同一服务器上存贮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凭证的及时录入,又可以保证数据存贮的统一。系统自动采集已录入的凭证,按设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自动登账和生成会计报表,还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子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系统内部自动编制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表以及汇总记账凭证等,取消不必要的中间数据存储。系统改变了会计工作的内部稽核关系,账证、账账、账表间相互验证的核对关系不复存在,从而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网络化的高度共享化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单机式结构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常常会出现系统中有的设备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却负荷明显不足的状况,一些高档设备如高速打印机、大容量存储设备等由于不能共享,而使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多机结构虽然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但扩展能力有限,可靠性较差。而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配有一台高性能的微机作为服务器,用档次低的作为工作站,若干普通工作站可以在网上共享CPU高速度的运行和文件服务器大容量的内存,可以共享服务器的各种硬件、软件,从而提高了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会计信息的高度集成化使管理成本降低,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功能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处理会计事项,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当业务事项发生时,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直接调用有关数据信息,将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财务部门,凭借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在实现会计核算功能的同时,能够帮助企业完成远程报账、在线查账与对账、在线审计、在线资金调度、在线财务管理、在线交易等职能,使企业进入无纸化会计核算阶段。由于会计信息不必全部采用传统的书面形式,就节省了纸张的开销;由于重要文件被保存到光盘等磁性介质上,体积小,质量轻,就节省了会计档案存放的空间和家具设备的开支;由于网络化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内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对于跨地区的集团公司来说,总部人员可以随时调出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各种账目进行检查、审核以及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部门之间数据的相互交流更为通畅,缩短了会晤时间和资料传递的在途时间,从而降低了内部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四)网络化的实时反馈降低了运营成本
企业可以利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系统、文件传输(FTP)服务,进行与外部客户、供应商之间,尤其是与外地以及国外企业之间的通讯往来,无论询价、交易、结算、支付、催账均可通过网络,大大缩短了数据传输的周期,可以节省大量的通讯费用。凭借网络的传输能力,企业财务部门还能够将会计信息实时传送给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统计部门、证券机构等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报税缴税、网上报送统计资料、网上证券投资,可以节省大量的手续费用。
(五)提升了企业价值,增大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提高了员工队伍的业务素质,改变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增加了企业的科技含量,改善了企业的形象,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成本因素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所具有优越性能给企业运作带来良好的效益是肯定的,这也是企业争相上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动因。但是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对软硬件配置要求较单机和多机结构要高,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发生各项成本,给企业带来较大风险。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成本主要根据系统在取得、运行、维护、管理、输出、开发等方面的资金耗费以及人力、能源的消耗和使用来确定。从经济学角度,成本因素不仅仅是由投入的资本、人员、房屋建筑物等显性成本构成的会计成本,还有机会成本。
(一)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现实成本
1. 软硬件初始投入成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软硬件初始投入成本包括计算机、外围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工作站、通讯设备、计算机房等硬件设施的购置支出以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会计软件开发工具、数据库系统等软件的购买(或自行开发)开支。由于不同版本软件的安装和运行对硬件的配置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软件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硬件的功能结构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网络结构的初始投入要远远大于单机结构或多机结构的初始成本。而且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如果要与企业原有内部网连接,就还需要另外的软件,可能要承担内部联网相应的软件开发成本。
2. 数据准备成本。从手工或单机、多机结构过渡到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由于数据格式、数据接口不同,数据库被加密等原因,以前的会计信息可能不能马上被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所用,将原有系统中的数据导入新系统是实施成败的重要步骤,需要企业从信息格式、信息内容等方面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从一级科目开始逐级整理会计科目,清理各账户余额;进行财产清查核对账实,进行账账、账证相符性核对;清理往来账户和银行账户,对账龄过长的呆账进行处理和冲销,对银行账中的未达账项也要做出处理;按新系统的要求重新进行编码设计;进行会计核算方法的确定和选择;将客户资料、供应商资料、产品资料、部门资料、职员资料等由旧系统转换到新系统的资料库中,使之与新系统实施过程时所要求的数据格式相匹配,最后还要将会计科目初始数据导入新系统。完成这一系列资料的转换,相应地需要支出一定的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录入费用。
3. 系统测试成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并非将数据导入后即可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在进行正常运行之前必须测试系统的运行效果,通过新旧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以检查新系统核算结果的正确性、人员分工及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建立更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在测试过程中原有系统还要保持正常运行,这样必然造成人力和物质上一定量的重复投入。而且一旦新系统测试结果与原系统核算的数据不一致,将不能投入正常运行,可能还要付出推翻重来的昂贵代价。
4. 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包括人员配置成本和人员培训成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会计人员既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又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能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相关操作。企业除了设置基本会计岗位外,还要配备电算会计岗位,尤其是与网络管理相关的岗位(包括系统操作员、网络管理员、网络维护员、软件开发员等),无论从外部引入或是内部选拔技术人员都势必新增一定的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同时,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只懂得开机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经常面对错误操作束手无策,企业要对拟上岗人员实施必要的岗前培训。此外,IT技术更新速度快,为了让已在从事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的人员及时跟上技术的变化和进展,企业还需要花费在岗培训费用对员工进行网络知识和计算机安全知识的培训。
5. 系统维护成本。为保证系统的健康运行,还必须加强对软硬件以及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系统维护成本包括网络信息传输费用、软硬件维修保养成本、软硬件更新费用。其中网络信息传输费用含有需要支付的网络入网费、网络服务费和网络使用费;软硬件维修保养成本又包括了维护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用、维护人员的培养费、计算机耗材、机器维修、配件更换以及购买系统安全维护软件的费用;当系统运行速度明显减慢、数据空间跟不上企业规模扩张或者企业业务变化时,网络设施与信息系统将面临升级,还需要支付一大笔升级投入。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或者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初始投入时购买的最新软硬件设备在一两年之后就有可能不再适应新的网络环境和企业需要,整个信息系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二次投入资金更新软硬件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6. 风险管理成本。由于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开放的Internet传递,网络上任意一台计算机都可获得其他联网计算机的信息资源,使传统会计系统中采用的岗位分工的内部牵制无法发挥效力,凭证、账簿、报表间相互验证的核对关系不复存在,而用于存储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又不同于纸张,它不易实施签字,易被不留痕迹地改动,所以企业运行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时,不可避免地处于风险之中。人为的失误(误格式化、误删除);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偷盗密钥进行假冒攻击;网络黑客用程序和病毒拦截信息;恶意代码(病毒、蠕虫)侵害;不良信息入侵;意外事件与灾难威胁(自然灾害、系统环境和条件的改变)等都是网络化系统的安全隐患,在网络环境下隐蔽性更强,破坏性更大,传播速度更快,能对会计数据进行毁灭性的破坏甚至破坏电脑硬件。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或降低风险的发生。
风险管理成本包括风险评估成本和风险控制成本。先要对风险和风险产生的影响进行识别和评价,对系统的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发现与系统有关的风险威胁点所在;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增添加密设置;在服务器和用户工作站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加强计算机病毒检测和查杀功能;设置防火墙、预置不良网址禁止登录等信息过滤技术进行访问控制;设置日常数据和系统备份程序、在机房准备灭火器、防水布、使用不间断电源;安装空调、散热装置、烟雾或火警探测器保证环境安全;安装系统补丁应对软件漏洞;安装网络监测软件或其他分析软件对网络流量变化进行分析等,部署这些风险控制措施均需要付出经济的和人力的代价。此外,网络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网页、垃圾电子邮件,它们普遍包含网站链接,然后将恶意程序放置在网站上让用户下载,在用户浏览器中添加非法内容,而且往往无法卸载,极大地干扰了用户的正常工作,降低了网络运行效率,影响了系统安全。企业一旦网络化后,采用邮件过滤技术还将不可避免地要支付相应的信息垃圾处理成本。
7. 其他成本。主要包括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原材料(如光盘、磁盘等磁性介质)的损耗、通信设备耗损、折旧费、向软件公司进行咨询的费用以及投资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可能发生的贷款利息等。
(二)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潜在成本
1. 协调成本。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虽然由会计部门负责具体运行工作,但是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也很密切,系统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企业其他部门,如:人员资料来自于人力资源部门;材料数据来自于物资采购部门;产品成本数据来自于生产部门;销售收入数据来自于销售部门。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必然要花费相当的精力。
2. 时间成本。从制定实施规划、配备硬件、选择软件、人才培训、数据准备、系统测试直至系统正式运行,并非一蹴而就,资金投入后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
四、客观评估企业自身条件,进行实施网络化的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指的是通过对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效益和运行成本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由于企业的资源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有限,企业必须从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企业需求(现有企业规模和业务量、管理层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是否仅仅停留在核算阶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企业财力和资金结构、信息技术水平(现有软硬件配置、现有会计人员的配备和业务水平、网络系统安全性)、外部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情况等方面客观剖析企业目前的会计工作现状和特殊性,从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支付的成本和带来的利益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借鉴同类企业成功实施的案例,做出是否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怎样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正确决策。在具体分析过程中,由于各项成本的支付时期各不相同,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把它们折算到同一时间来计算,可以通过收益与成本之差额来比较绝对值,或者用两者之比值来比较相对值,从而权衡利弊,选择有利方案。企业只有克服盲目性,而代之以理性的思考分析,上马的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才能真正以其高效、便捷的优势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常士剑.会计电算化应用 [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林东岱,曹天杰.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威胁与对策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熊涛.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估[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9).
[4] 国衍利.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 .物流科技,2004,(6).
[5] 王渝次.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J] .信息网络安全, 2006,(4).
2017年10月12日 10:26
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