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联文库-企业内部免费在线文档学习分享平台

博联个人数字图书馆  博联在线文档学习分享平台

博联文库

栉风沐雨五十年 励精图治求发展

总页    个人专区    发言致辞    栉风沐雨五十年 励精图治求发展
  岁月如歌,盛世相约。2006年的金秋十月,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将迎来50周年华诞。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积淀了深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形成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原则和“团结、求实、创新、发展”的优良校风。作为现代中兽医学教育的发祥地,中兽医学院已发展成为集中兽医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及培训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学院,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中兽医专业学院。

    —、历尽沧桑话沿革
  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以中兽医为主导专业的高等院校。1956年1月5日,周恩来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同年9月邓子恢副总理主持召开了“全国民间兽医座谈会”。11月,河北省农林厅组织举办了“河北省中兽医进修班”。 原校址在河北省安国县舍二村,占地面积100余亩。 1958年7月,河北省农林厅决定,将中兽医进修班改为河北省定县中兽医学校,学校由安国县迁至定州市(地址位于定县西关原河北省农业厅拖拉机手培训班);1958年开始招收速成中专班学员,学制为一年。1958年9月10日,学校开始招收第一批三年制中专班学员。1959年,中央农业部决定在河北省定县中兽医学校举办全国中兽医师资培训班。该培训班先后举办7期,为全国高(中)等农业院校和解放军军马所培养中兽医师资和专业人才400余人。
  文革期间(1969年2月—1973年6月),学校曾下放到保定地区管辖,名为“保定地区中兽医学校”,1973年6月又收归河北省畜牧局领导。1998年2月,根据河北省教育委员会冀教字[1998]7号文件精神,河北中兽医学校更名为河北畜牧科技学校。办学层次仍为中专,隶属于河北省畜牧局。
  2000年7月,在河北省中等专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根据冀教政字(2)号《关于河北省中等专业学校布局改革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河北畜牧科技学校实质性并入河北农业大学,组建为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2001年开始招收大专生,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二、弘扬遗产创伟业
  五十年来,学院始终以勤奋求实、发掘创新的精神,在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兽医事业和培养现代畜牧兽医人才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学院先后为全国各高(中)等农业院校和解放军军马所等单位培养师资和中兽医人才400余名,为河北省培养中兽医专业人才20000多名。在全国农业院校以及河北省畜牧、兽医岗位上和其他行业,到处活跃着中兽医学院毕业(进修)生建功立业的身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农业部在当时的河北定县中兽医学校举办的全国中兽医师资培训班,汇聚了许多闻名全国的中兽医专家来校授课,如于船、蒋次升、高国景、裴耀卿、路步云、杨宏道、郑藻杰、路振海、周正、徐自恭、荀崇文、魏开运、高次肇、梁国英、张俊英、王正之、于匆、赵实卿、张仕信、李兰、郭寿山、孙良臣等。师资班学员回到各自岗位,担负起了中兽医教学的重任。很多学员成为本单位的中兽医学术带头人。如南京农业大学宋大鲁教授(曾担任全国中兽医研究会副理事长),莱阳农学院徐立教授(山东中兽医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白紫儒教授(曾任学院副书记,副院长),西南大学郑动才教授(曾任全国中兽医研究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农业大学姜治有教授,东北农业大学田宝峰教授,扬州大学孙宝琏教授,陈洪涛教授,贵州农业大学陈正伦教授,还有李鹤岭(青海),周自动(新疆),枉云峰(西南民族学院),郁二生(江西中兽医研究所),杨本登、张余森(西南大学),田炳煊、王绍维(原长春兽医大学),栗子昭(广西),刘明科(河北农大)等。这些人构成了建国后高等农业院校中兽医师资队伍的主干。自1959年后,中兽医学走入高等学校讲堂,成为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的师资来源于农业部在我院举办的全国中兽医师资培训班。因此,中兽医学院被广泛赞誉为 “现代中兽医学教育的发祥地”,“中兽医的黄埔军校”。   
  学院现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河北省中兽医培训中心、农业部033号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河北省中兽医学会、《中西兽医结合》杂志编辑部均设在学院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图书馆藏有图书资料近10万册。建有电子阅览室,师生可通过校园网快速检索到清华同方农业、生物医学信息系统、中医文献数据库以及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书刊数据库中的图文信息。拥有稳固的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学生在进行实验室操作锻炼的同时可在实验实习基地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的学院已由最初几十人的“河北省中兽医进修班”和单一的中兽医专业,发展成为以中兽医、畜牧兽医专业为主导,兼有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等7个专业的综合性现代化学院。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200多人,教职工178人,其中专任教师119人,专兼职教授、副教授39人,讲师6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6人。

    三、锐意改革结硕果
  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五十年的发展,不仅奠定了河北省中兽医药教育事业的厚实基业,也凝练出“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的办学原则和“团结、求实、创新、发展”的优良校风。今天,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党政一班人,带领全院师生员工,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紧握时代脉搏,深入探索中兽医药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中的问题,坚持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始终把发展作为兴校治教的第一要务。
  1.教学改革夯基础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达以后,学院围绕河北省畜牧业发展规划和中兽医专业的特点,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大胆进行了教育改革工作。改革了教学计划,调整了课程设置,增加了新的内容,加大了实验课的比例,重点强调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大力开辟增加实验室,添置扩充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模型、教具、幻灯、录像、录音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先进教学手段,进行了形象化教学;抓住国家招生制度改革有利时机,大胆进行招生工作的改革探讨,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招生模式,扩大了招生范围,拓展了服务层面。先后招收了国家任务生、委托培养生、定向生、自费生和专修生等多类型的学员。举办全国中兽医研讨班、河北省中兽医进修班、河北省基层兽医培训班、河北省猪鸡病防治技术培训班、河北省猪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河北省兽医卫生检验培训班、河北省县畜牧局长培训班等不同类型和不同对向的培训班数十期,培养了大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畜牧兽医和其他类型的专业人才。大胆进行了学生助学金使用方法的探讨与改革,实行了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求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在经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拨付专款奖励学生“冒尖成才”。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学院的全面发展。
  2001年后,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进步,根据中兽医药学科是融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这一特点,积极调整专业学科结构,实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科技产品为依托,改革一本书、一支粉笔的呆板教学方法,大力推进教案、讲稿、多媒体课件三位一体的课堂讲授方法。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学院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兽药生产与营销、动物防疫与检疫、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热门专业。
  在教学管理上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教职工行为准则,强调了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重要作用。同时建立了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狠抓科研促发展
  科研是高等院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助推器,没有科研工作的发展,就没有教学教改的长足进步。自学院创建之时就十分重视科研工作,50年代至60年代,当时的中兽医学校曾经建立了河北省中兽医研究所,科研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多次牵头组织科研协作会议。自2000年并入河北农业大学后,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更加重视科研工作,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制定了学校科研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了科研投入和项目争取力度,使科研工作在近几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承担的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中,已经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王正之副教授参与编写的《重编校正元亨疗马集选释》一书,获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胡振纲副教授主持的“兽医激光针灸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曾在北京“国际兽医针灸学术讨论会”上发表,得到专家的好评,并获河北省畜牧局科技进步一等奖;钟秀会教授主持的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子宫自然杀伤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母牛早期流产相关性”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促孕保胎中药防治母牛早期胚胎丢失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新民研究员主持的“河北省奶牛适度规模养殖增产技术推广”项目获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刘占民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畜牧局项目“鸡健胃促蛋散的研制及作用机理”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杜健副教授主持的“中药添加剂消暑散的研制”获河北省畜牧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药增乳保康散对奶牛催乳机理及应用的研究” 获得保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姜国均副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畜牧局项目“鸡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制及机理研究”获得保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有其他一些教师和科研人员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
  另外,学院教师现正承担十多项国家、省级科研课题。其中有钟秀会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促孕保胎作用的细胞和分子免疫学机制研究”、“黄芩单体成分在母胎免疫适应中的调控作用研究”,石家庄科技局项目“中药‘黄藿散’超微粉提高蛋鸡生产性能与免疫力技术研究”;赵月兰研究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鸡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特异性单链抗体的筛选”;刘占民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畜牧局项目“中药(非药用)茎叶营养成分测定与作用机理”、“河北省奶牛隐性乳房炎普查及防治措施研究”;褚景生副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畜牧局项目“中药制剂‘消乳灵’乳房局部用药防治奶牛乳房炎”;杜健副教授主持的河北省畜牧局项目“牛羊舍饲禁牧条件下疾病防治体系研究”、张铁讲师主持的河北省教育厅项目“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分离、鉴定及中药对耐药质粒消除研究”和河北省畜牧局项目“微米中药‘球宁‘的研制与药效研究”等。
  完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使优秀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学院积极贯彻《河北农业大学科研鼓励办法》。自2002年以来,学院每年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讲师以上专业教师的科研启动基金。先后有30多位教师得到资助,对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起到了极大鼓舞作用,也为申请校外各类科研基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教材编著结硕果
  在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先后编写了十几种中兽医专业教材,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供全国农业院校中兽医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使用。这些教材有《中兽医验方》(河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3月)、《中兽医基础理论与诊断》(农业出版社,1961年7月)、《兽医中药与处方学》(农业出版社,1961年7月)、《兽医针灸学》(农业出版社,1961年9月)、《中兽医古籍选读》(农业出版社,1961年9月)、《中兽医内科学》(农业出版社,1961年8月)、《中兽医外科学》(农业出版社,1961年9月)、《中兽医学》(农业出版社,1979年8月)、《中兽医基础理论》(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9月)、《中兽医诊断学》(中国科技出版社,2002年3月)、《中兽医学实习指导》(农业出版社,2003年9月)、《兽医中药学》第一版(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动物针灸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年2月)、《中兽医方剂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年2月)、《兽医中药学》第二版(农业出版社,2006年8月)等,这些中兽医方面的教科书在我国中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兽医药专业教育的奠基石。其他教材、著作还有《奶牛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5年1月)、《兽医外科与产科学》(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兽医学概论》(农业出版社,2006年8月)、《畜牧学概论》(农业出版社,2006年8月)、《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9月)、《应用数学》(农业出版社,2006年9月)、《有机化学》(农业出版社,2006年9月)等等,另外学院并根据教学、科研、生产实际需要,编写了二十多种补充教材和培训教材,对教学、培训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4.学术交流扩影响
  学院始终贯彻“走出去,请进来”方针,数十次应邀参加了全国、华北及河北省组织召开的不同学科的学术讨论会,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先后有40多名同志被各级学术团体吸收为会员或当选为理事。
  学院先后聘请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颜水泉教授,台湾家畜卫生实验所所长刘培柏博士,美国兽医学博士、意大利兽医学院院士、联合国发展署雇员李安熙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马学恩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同时,学院非常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养提高,鼓励年轻教师进修、学习,积极引进高级人才。2002年~2006年,学院先后有22名年轻教师取得硕士学位,有4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使教师当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数达到36位。
  学院多次接纳来自日本、香港等地的学员,举办中兽医培训班,通过他们将祖国的传统医学技术传到海外,对中兽医学的继承与发扬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科技推广创佳绩
   学院历来重视科技推广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为畜牧业生产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充分利用学院的兽医院、禽病诊疗中心、中兽药厂以及校外实习实验基地,搞好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学院还组织部分专业课教师带领同学们成立对外技术服务小分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禽流感、口蹄疫等传染病的防控知识讲座,宣传动物及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为当地科学防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及时控制了疫病的流行。并为养殖场和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了许多饲养与治疗的实际问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同学们得到了实践锻炼。

    四、共谋发展谱新篇
  近几年来,按照 “立足专业、面向社会、拓宽视野、面向未来”的办学思路,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科研水平等方面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显示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1.制定规划为长远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和当前畜牧兽医经济发展的要求,学院在认真研究、反复征求广大教职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新世纪我国畜牧兽医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 “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三大任务:适度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拓展办学空间,努力提高办学实力;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在办好现有专科专业,不断扩大本科招生的基础上,力争设立中兽医学专业硕士点。
  2. 调整学科扩规模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畜牧兽医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学校在办学规模上有了明显的突破,各类在校学生由1998年的1500余人扩大到2006年的3200人。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积极申办相关学科和其他学科门类新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和各专业招生比例。学科门类由单纯的中兽医发展到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兽医(中兽医方向)、会计电算化、兽药生产与营销、动物防疫与检疫、计算机应用技术7个专业,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办学结构的不断调整,既满足了社会对畜牧兽医人才的需求,又使学校的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3.保证质量创新高
  2001年以来,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给教学质量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学院把加强学科建设作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坚持突出特色学科的同时,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执行教师教学效果评估和检查制度,以重点学科为先导,以畜牧兽医学科为主干,促进相关学科建设,逐步建立起有一定特色和水平、能较好地支撑学院发展的学科体系。
由于措施得力,在办学规模迅猛扩大的情况下,保证了教学质量,学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深厚的理论功底,熟练的操作技能,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朝气蓬勃的畜牧兽医产业,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兽医学院毕业生。
  4.改善条件变面貌
  学院不断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多方筹措资金,更新设施,美化环境,加强校园建设,改善育人环境。使学院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投入2000多万元兴建了大学生餐饮中心、第二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住宅楼,扩建了原有的操场,不断进行校园的美化、绿化建设。
  5.拓宽渠道抓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形势下,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制,强化就业工作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学生就业意识,实行全程化就业教育,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克服困难,多方宣传,通过举办毕业生人才交流会、河北省毕业生人才代理、“三支一扶”等多种形式,积极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2006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5.88%。
  6.狠抓精神强素质
  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院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同时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五、展望未来宽天地
  承燕赵精华,创育人伟业。回顾半个世纪的发展,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雄厚的办学实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兽医学院的发展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得到了历届校友的鼎力支持。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软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水平,锻造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和一流的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把学院建成中兽医学孕育、传播基地,优秀人才的培育基地,为全省和全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王建永: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党委书记
    钟秀会: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院长
2017年10月21日 20:0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