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联文库-企业内部免费在线文档学习分享平台

博联个人数字图书馆  博联在线文档学习分享平台

博联文库

广州农商银行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总页    公务专区    发展规划    广州农商银行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愿景
  以构建“服务专业、管理精细、价值共赢、追求卓越”的现代商业银行为立足点,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致力于打造成为一家实力雄厚、治理完善、经营稳健、享誉全国的一流上市银行。


  二、市场定位
  1、中国领先、广东省第一的农村商业银行,立足广州,辐射全国,区位优势显着
  2、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型成效显着,中间业务快速发展
  3、植根本土,独具特色的三农金融服务
  4、领先的小微金融服务
  5、创新立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6、全面审慎的风险管理体系,优良的资产质量
  7、长期稳定的股东支持、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及市场化的绩效管理体系


  三、主要措施
  积极通过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激励体系提升等战略转型途径,以国内优秀上市银行为对标,采取渐进式原则,实现规模、盈利、资产质量及资本实力等关键指标的全面提升,不断强化业务板块间协同服务和条线间交叉销售,围绕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进一步从传统商业银行向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转型。
  (一)全面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机构
  致力于发展成为以银行业务为核心,集融资租赁、基金、保险、信托和资产管理等业务为一体的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具有显著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综合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建立跨市场、跨牌照的综合经营体系。
  一是加快推动业务结构综合化发展。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平台对接、兼并收购、机构代管等方式拓展金融业务,通过跨界合作实施战略性投资布局与优化调整。坚持以银行业务为基础,深化融资租赁的联动,以信托、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为未来增长点的发展导向,积极开展综合金融业务。
  二是加快推动业务布局综合化发展。通过战略性投资布局与优化调整,构建多元金融服务综合平台,并以此为支撑构建专业化业务平台。推动全行业务转型,继续扩大中间收入比重,围绕客户综合化金融需求整合核心客户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发展供应链金融。
  (二)零售银行业务:致力成为区域性零售金融领域的市场领路人
  致力于以客户服务为核心,以产品创新和改善客户体验为手段,进一步提升零售银行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深耕三农、普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
  一是加强三农普惠服务。积极贯彻国家政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针对三农客群推出存款、财富、银行卡等特色产品及服务。加大普惠型小微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服务力度,强化小微业务推动及资源配置力度,实现普惠金融产品有效研发及推广应用。
  二是顺应零售新业态,促进业务转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开放式平台,深度融入客户生活场景,实现线上线下协同、产品体系协同、客户服务协同以及营销团队协同。
  三是优化零售业务结构。推进财富管理业务,构建特色化财富管理业务体系,推进客户分层管理;加快私人银行建设,拓宽高端客户获客渠道;推进消费金融业务,以大众客群为主,发掘新型消费信贷业务客群,构建新型业务模式。
  (三)公司银行业务:打造“轻型公司金融”
  致力于以投行思维升级业务模式及风险控制措施,推动传统信贷与投行业务联动,构建轻资产业务体系,打造“轻型公司金融”。
  一是加快推进业务模式转型。通过提供综合化金融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客户不同阶段的融资和投资需求。通过公司业务投行化推动公司业务商业模式实现由“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由“信用中介”向“服务中介”的转型。通过跨市场对接的大投行运作模式,综合运用国内各类成熟市场,实现各类资源优势互补。
  二是推进公司银行业务线上化、轻型化和综合化。打造公司业务线上服务平台,丰富移动业务办理入口、支持多渠道、多设备的线上服务方式。建立专门面向企业客户的对公自助金融服务云平台。加快实施移动终端“移动传递、在线审批、贷后管理、信息互动”智慧信贷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公司业务去网点化。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业务。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为现代农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园区等打造在线线下综合金融生态圈。
  (四)资金业务:成为行内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盈利板块
  加快资金业务条线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延伸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市场分析能力、投资交易能力和管理风险能力,使之成为行内具有可持续创新和盈利能力的业务板块。
  一是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推动条线业务转型。合理配置资产结构,构建资产与负债相匹配的资管业务模式;重新梳理业务结构,明确业务主攻方向,提前布局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二是积极构建同业金融合作平台。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依托,打造农合机构、中小商业银行、基金、券商、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协作发展的合作联盟,建设集“流动性互助”、“投资联盟”、“综合金融服务”为特色的金融同业合作新模式。
  三是推进轻资本业务整体布局。将资管业务盈利模式转变为以赚取受托理财的手续费收入为主。推进固定收益业务拓展交易空间,开拓做市商业务,拓展衍生品交易业务等业务。加大对资本市场成份股企业、大型央企国企的商票主动授信力度。拓宽各类公募基金、二级市场股票业务、债券业务以及各类基金专户托管业务。
  (五)小微金融业务:作为利润和品牌的重要创造者,继续巩固其战略重点业务地位
  积极培育小微金融业务新的增长点和发展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本行特色和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业务与产品体系,在有效管理风险的前提下保持业务规模和盈利的合理增长。
  一是构建可供客户选择的不同授信条件和利率水平的小微金融产品体系。制定标准化、批量化的小微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加强目标市场客群的分析与定位,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特定层级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建立产品跟踪回馈机制,提升小微贷款产品市场竞争力及占有率。
  二是推进小微金融专营机构管道建设,全面铺开营销路径。围绕重点商圈、产业链、供应链、园区、集中市场等进行专营机构布局,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带动二级支行开办小微业务,提升业务覆盖范围。
  三是积极拓展在线小微融资产品,提供在线线下互动。积极创新在线融资产品,建设高效的网上授信业务系统,提升全流程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加强线下核心商圈和大数据系统的开发和完善,开发移动客户端采集客户信息,实现定位和企业数据信息比对,把控在线金融风险。
  (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坚持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同步发展,主动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促进业务优质快速发展。
  一是加强风控战略规划的预见性。深入研究经济、政策和市场变化趋势,适时修订与完善中长期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结合本行的风险偏好,合理权衡风险与收益,制定风险偏好与风险限额体系,制定和完善配套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促进业务经营稳健发展。
  二是持续优化与改善信贷资产结构。完善行业授信政策、客户评级体系、审批权限流程、信贷资源配置、信贷投放管理、风险监测与预警等多种管理工具,增强风险的预判能力和信贷政策的执行力。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创新系统管理工具,将制度要求内嵌信贷业务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个案及总量的硬性约束和精细化引导;推进新资本协议项目实施,持续完善非零售内部评级模型,建设RWA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系统及标准法模型。
  四是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加强对业务的过程管理和业务人员的行为管控,有效贯彻执行各项风控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提升全员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和合规自律性。
  (七)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平台战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以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为主线布局互联网金融战略,构建适合自身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电商与金融业务融合,打造O2O体验店助力网点转型。借助电商平台搭建我行主导的金融生态圈,切入商户上下游,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打造太阳集市体验店,通过在线线下场景与客户建立和巩固关系,嵌入金融服务,降低网点成本,向转型人员提供内部创业平台。
  二是推进智慧化建设。构建全能智慧银行,开展零售网点智慧化试点,通过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实现对客户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三流合一”管理。推进网点服务和集团管理智能化建设,增强信息技术支撑,推进大数据建设,积极发展网络金融服务。
  三是构建更开放的用户体系,通过场景切入积极拓客。用e账户打通直销银行、电子商务和支付业务用户体系,利用e账户远程开户优势获客,再转化为线下核心金融客户,丰富各种生活经营场景入口,优化电商平台,实现场景自建。
  四是以支付切入联动其他业务发展。打造电子货币包、在线收银台、银联二维码支付等全管道新支付产品,联动其他业务发展。在个人端,通过场景支付获取新客户,提供理财、贷款、保险等多维服务;在商户端,提供收单服务促进结算资金归行,整合收单商户优惠资源建立我行客户的消费优惠圈。
  (八)深化全面绩效管理改革,深入落实人才立行战略
  继续优化绩效管理改革,同时着眼于多元化、专业化的人才发展战略,逐步实现战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多方面优化人才结构、构建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一是优化绩效管理改革。强化效能指标的应用覆盖面和深度,推动中后台绩效管理的市场化与量化,建立计划考核动态调整机制并优化核心流程。对计划模型、KPI指针及绩效合同等进一步简化与优化;持续建立完善的监控、督查、评价及提示机制。
  二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员工素质,提高人均效能。结合不同员工和岗位等特点,健全分层分类且有针对性的人员培养机制。立足于本行的珠江商学院和网络学习系统,设计专业人才培训课程体系,在本行和分支行层面加强培训统筹管理。
  三是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储备及发现的常态化。结合员工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及专业特长等因素,构建多种类型的后备人才库,采用科学的测评工具来构建员工评价体系。利用人力资源系统作为数据平台,建立全行内部人才市场,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四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在结合员工的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和内部考核的基础上,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和职业发展目标提供平台和机会。通过实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2020年8月17日 22:25
浏览量:0
收藏